2020年11月24日-25日,第690次香山科学会议:“我国伴生放射性煤矿开采利用中的职业健康挑战与环境风险”在北京成功召开。郑楚光教授应邀担任会议执行主席,赵永椿教授应邀作了题为“煤炭利用过程中有害微量元素的形态演变机理及环境风险评估”的专题报告。
香山科学会议是由国家科学技术部于1992年倡导发起,在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共同领导和支持下于1993年4月正式创办,相继得到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学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工程院、教育部、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农业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的联合支持。它是我国科技界针对一重大研究主题以探索科学前沿、促进知识创新为主要目标的高层次、跨学科、小规模的常设性学术会议。会议实行执行主席负责制。会议以评述报告、专题报告和深入讨论为基本方式,探讨科学前沿与未来。参会代表主要按邀请方式进行。
本次会议聘请苏州大学柴之芳院士、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肖文交院士、华中科技大学郑楚光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丁库克研究员、军事科学院周平坤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张丰收教授担任会议执行主席。来自国内20余家单位的40余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会议,这些专家的研究专业涉及到煤炭地质、煤炭开采、煤炭燃烧、煤炭加工、辐射防护、放射生物、职业健康、放射卫生、环境生态、核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科研管理等领域。会议坚持以习总书记“健康中国”、“美丽中国”理念为指导,探讨煤炭开采利用中放射性扩散、转移与富集规律,研究其致病机理,讨论核素形态演变及其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展望该领域科研需求,旨在推动我国煤炭开采利用中的职业健康和环境风险防控。会议围绕四个中心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1)我国伴生放射性煤矿成矿特点及其典型放射性核素向环境释放、运移和富集机制;(2)煤矿燃烧中放射性核素形态转变机理及其引发的环境风险问题;(3)我国伴生放射性煤矿典型放射性核素向人体转移的主要途径及其转移规律;(4)我国伴生放射性煤矿在开采与利用中放射性核素对职业人员造成的辐射复合型损伤及其治病机理。
赵永椿教授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煤炭利用过程中有害微量元素的形态演变机理及环境风险,并建议,我国西南地区、鄂尔多斯盆地、新疆、山西和内蒙中东部分布着资源量丰富的富砷、汞、铀等煤炭资源,有必要对砷、汞、铀等有害元素在电厂燃煤过程中的迁移习性、赋存状态转化以及环境效应开展系统研究。
图1 郑楚光教授主持会议
图2 赵永椿教授作专题报告
图3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