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2019年度研究进展-S-CO2锅炉燃烧机理与设计方法

发布时间:2021-04-07来源:

1.研究背景

我国以煤为主,燃煤发电面临提高效率及降低污染物排放重大需求,超临界燃煤发电效率已达47%,进一步提高效率受到耐高温高压材料限制。随着新能源发电比例的提高及并网需求,需要燃煤发电具有深度调峰能力。超高参数二氧化碳(简称S-CO2)燃煤发电,采用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及可能的复合循环,吸收燃煤化学能,产生超高温压参数CO2蒸气,实现高效热功转换,相同温压条件下比水蒸气机组发电效率提高约5%CO2化学性质不活泼,可降低发电机组对材料的苛刻要求,使进一步提高蒸气温压参数和发电效率成为可能。该发电系统运行在超临界压力,CO2通流能力大,成倍减小发电系统尺寸,是能源领域变革性技术。

研究超高参数二氧化碳燃煤发电系统锅炉特性。S-CO2在锅炉吸热过程中,物性与常规超临界水差异显著,相同工作压力温度下,S-CO2密度约是水蒸汽的2倍,比热容约为水蒸汽的1/3,导致S-CO2锅炉流动及传热特性与常规水蒸汽锅炉变化显著,对锅炉高效低污染燃烧及调控带来全新挑战。本研究借助先进分析仪器和模拟计算方法以及中试实验,研究在锅侧S-CO2边界条件下,炉内燃烧特性及反应机理,解决S-CO2燃煤发电系统锅炉高效低污染燃烧及调控难题。代表性的锅炉概念设计和样机如图1和图2所示。

本研究设置4个具体研究内容:S-CO2边界约束条件下煤粉多相燃烧瞬态反应机理;基于弥散介质辐射传热理论的S-CO2锅炉火焰特性与火焰组织;S-CO2锅炉全流程炉侧与锅侧传热耦合与动态特性;燃煤S-CO2炉体创新构型、系统评价与原理样机研制。

本研究突破常规水蒸气锅炉的组织局限,重点突破S-CO2边界约束条件下,炉内煤粉燃烧及传热实验测量与分析,实现理论及实验创新。


2.主要研究内容

1S-CO2边界约束条件下煤粉多相燃烧瞬态反应机理

针对S-CO2锅炉热负荷特性,研究复杂气氛下的煤粉着火行为、燃尽特性及结焦结渣机理;研究煤粉微细/微纳结构表面的流动特性、温度特性及浓度特性,揭示煤粉燃烧能量释放、流动、传热机理;研究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构建物质流、能量流输运模型,揭示微观结构特征、瞬态化学反应机理与宏观现象间的内在联系与规律;探索尺度跨接下的多场协同原理,实现减阻、强化传热与高效燃烧、抑制结焦的统一;开展宽煤种与锅炉性能的适应性分析。

2基于弥散介质辐射传热理论的S-CO2锅炉火焰特性与火焰组织

研究炉内煤粉燃烧与火焰传播特性;揭示S-CO2发电系统锅侧和炉侧强耦合条件下的燃烧温度场、压力场及浓度场时空变化规律,阐明变工况非稳态火焰强度及分布特性;研究炉侧火焰组织与强化,获得不同工况条件下火焰组织与控制策略,实现炉内火焰辐射热负荷分布与锅内工质吸热的最佳耦合与匹配。

3S-CO2锅炉全流程炉侧与锅侧的传热耦合与动态特性

研究基于S-CO2二次再热循环的多级半辐射半对流受热面传热耦合特性,探索烟气控温与调温方法;研究耦合S-CO2高温壁面的烟气流动与传热特性,确定低温对流受热面烟气流动特性及其与S-CO2工质侧的匹配原则;构建并优化S-CO2锅炉逐级控温升温系统,提出基于S-CO2物性的锅炉热力计算方法及放大准则。研究S-CO2锅炉运行参数扰动下的动态规律及响应特性,研究S-CO2锅炉燃烧控制方法,提出全负荷典型工况下热流动态调控策略。

4燃煤S-CO2炉体创新构型、系统评价与原理样机研制

创新炉膛构型,调控火焰温度和S-CO2温度优化匹配,解决S-CO2高温受热面布置与炉膛燃烧空间需求的矛盾;建立燃煤S-CO2锅炉的多相流动、热质传递与化学反应耦合的数理模型与数值模拟方法,构建燃烧数值实验平台;开展大容量1000MW燃煤S-CO2锅炉原理性放大设计与优化数值实验,揭示关键装置的放大规律;提出燃煤S-CO2锅炉系统集成及评价方法。研制锅炉炉体原理样机,打通理论瓶颈,完成技术路线。

1 1000MW级锅炉概念设计

 

2 300kWth S-CO2燃煤锅炉样机


3.主要创新点和贡献

以发展超高参数CO2燃煤发电系统并实现发电效率大于51%为目标,提出S-CO2锅炉煤燃烧机理与设计方法,特别注重超临界CO2物理化学性质对发电系统的影响机理,及注重锅炉高效低污染燃烧及调控策略与炉型设计,具体创新点为:

揭示S-CO2工质条件下的锅炉煤燃烧机理探明煤粉颗粒表面微细尺度燃烧、近壁区附面层与主流区质量、动量及能量传递及其相互作用机制;掌握煤粉颗粒在S-CO2壁面边界条件下的着火、燃尽、结焦等关键燃烧特性,揭示煤粉高效稳定燃烧机理;揭示S-CO2锅炉炉内流场、温度场、氧量场、浓度场分布特性,建立多相反应流测控与调控方法。

建立S-CO2燃煤锅炉热力计算方法,提出高效S-CO2锅炉创新性构型调控火焰温度和S-CO2温度优化匹配,解决S-CO2高温受热面布置与炉膛燃烧空间需求的矛盾,建立燃料化学能释放与S-CO2能量吸收高效动态耦合理论方法;建立适应S-CO2发电系统的锅炉热力计算方法及放大准则,创新炉膛设计。

本课题创新性研究S-CO2循环的燃煤发电系统锅炉燃烧特性,研制S-CO2循环的燃煤锅炉原理样机,实现在600℃等级初温条件下S-CO2循环的燃煤发电系统效率50%以上,这是常规超临界水蒸汽发电难以达到的,同时S-CO2循环的锅炉技术还可用于核电,太阳能等其他能源转换系统,将推动整个能源产业的变革。


4.重要论著及专利

序号

成果名称

完成人

刊物、出版社或授权单位名称

年、卷、期、页或专利号

类型

类别

1

Key issues and practical design for cooling wall of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coal-fired boiler

Jing Zhou, Jun Xiang*, Sheng Su*, Song Hu, Yi Wang, Kai Xu, Jun Xu, Limo He, Peng Ling, MengZhu

Energy

2019,186: 115834

论文

独立完成

2

Exergy analysis of a 1000 MW single reheat advanced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coal-fired partial flow power plant

Jing Zhou, Peng Ling, Sheng Su*, Jun Xu, Kai Xu, Yi Wang, Song Hu, Meng Zhu, Jun Xiang*

Fuel

2019, 255: 115777

论文

独立完成

3

一种基于超临界CO2工质的燃煤锅炉发电系统

向军, 周敬, 胡松, 苏胜, 汪一, 江龙, 司宁宁

国家发明专利

ZL201610874275.7

专利

独立完成

4

一种适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燃煤电站的碳捕获系统

向军, 张晨浩, 周敬, 胡松, 苏胜, 汪一, 徐俊, 唐浩, 陈小芳, 单联莹

国家发明专利

ZL201710935685.2

专利

独立完成

5

一种导流式防高温腐蚀防结焦的锅炉炉体结构

向军, 周敬, 张晨浩, 胡松, 苏胜, 汪一, 许凯, 江龙, 徐俊, 肖一鸣, 高建

国家发明专利

ZL201711249215.7

专利

独立完成

6

一种防高温腐蚀防结焦的锅炉炉体结构

向军, 周敬, 张晨浩, 徐俊, 唐浩, 胡松, 苏胜, 汪一, 许凯, 江龙, 肖一鸣, 廖广

国家发明专利

ZL201710948540.6

专利

独立完成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联系电话:027-58868758

                   027-87542417-8405/8407(仪器公共平台)

邮政邮编:430074


© Copyright 2015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与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华中科技大学